

吴三桂真的象人们所讲的那样可憎吗?出尔反尔,卖国求荣?
首先,吴三桂长得很帅。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十足地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更引人注目的是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
古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年少成名的吴三桂曾在北京短暂逗留。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有着传奇经历而又风姿俊逸的他几乎引起了轰动。名公巨卿乃至文人雅士们都以结识他为荣。他兼粗豪与文雅的气质使名动京师的大诗人吴梅村十分倾倒,为他留下了“白皙通候嘬少年”一句。郭垣也说:“魁伟俊材人也,自幼在戎马行中,军略超众,髯须长大,乃贵人相也。”
吴三桂不但长得好,同时文武双全,不到20岁就考中武举。27岁做到团练总兵。吴三桂作战非常英勇,《明档》曰:“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三桂少年,勇冠三军,边帅莫之及。皇太极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可以说,清朝的江山,有一大半是吴三桂打下的。
现在争议比较大的是,吴三桂叛明降清,引清人入关,被称为逆臣。
但是,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吴三桂这样做的前提。
《明档》曰:“忠可炙日。”崇祯皇帝曰:“才武可用,召对平台。”召对平台就是有军国大事可与之商量的意思。
吴三桂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忠心耿耿。不然,他也不可能27岁就做到总兵官,那都是拿战功换来的。当时李自成攻打北京,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兵到达山海关,赶往京城救驾,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
这时的明朝已经没了,所以,说吴三桂叛明降清是讲不通的。
李自成是1644年1月在西安称的帝,建国号大顺,三月份攻取北京。按理说,吴三桂这时应该是臣服于李自成,而吴三桂也确实是这样打算的。但是,这个李自成很不争气,三月十九日入驻紫禁城,从二十七日起,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身受其害,被严刑拷打,更要命的是,李自成的手下大将刘宗敏抢走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
李自成干的那些事情,真不是一个明君该干的事。吴三桂父亲被打,爱妾被抢,然后还让吴三桂去投奔李自成,既便投奔了,能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吴三桂闻讯后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
但这也仍然并没有让吴三桂下定决心反李自成,因为他实力不够。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要歼灭吴三桂,这时吴三桂的处境就太尴尬了,怎么办?
因此,吴三桂迫不得已而向多尔衮借兵。吴三桂并不想降清,只是想借兵,同时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但是,多尔衮也并非是等闲之辈,假意答应,开战时先坐山观虎,让吴三桂与李自成打,在吴三桂兵力大减的情况下才出兵相助,这之后吴三桂就失去了谈判的资本,不得不处处受多尔衮的挟制,成了受多尔衮使唤的鹰犬,一路追杀李自成,为清朝平定了华南。
此后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及两个孙子在北京做人质,想不卖命都不行。
把这个前提与背景理清楚,对吴三桂的引清军入关一事或许就会有较为客观的评价。
那30年后吴三桂又扯旗反清,这个又怎么看呢?
其实,这就是清朝的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这个是历史的规律。
这时的吴三桂也许应该学学范蠡,或者张良,功成身退,悄不蔫儿走了就行了。但吴三桂不甘心。
这个不甘心,一个是他没把这个历史规律想清楚,他觉得,怎么着清廷也不能亏待他,所以他才主动提出撤藩申请,他不相信康熙会批准,但出乎意料的是,康熙却批准得超乎他想象的神速。再一个,就是有言在先,当时和多尔衮有以黄河南北分治的约定,现在吴三桂他占个云南也是退步之后的理所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和韩信一样,还没有到范蠡和张良的那个境界,让他放下自己所打拼下来的一切归隐山林,他做不到。
实际上,吴三桂并不想反清,他只想划江而治,实现曾经的约定。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势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不再过江,因此失去了难得的机会。他不过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也不想做逆臣,他已经背叛过大明,古人很讲究气节,他不愿再次背叛大清。
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康熙是不允许有他吴三桂这个小朝廷存在的。
所以,吴三桂所建立的政权,只存在了五个月,后来就招致灭门之灾。
以上都是从事理上去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那么,从姓名学上来看,真实的吴三桂又是怎样的呢?
吴三桂,1612-1678,壬子,属鼠。
吴,上为口,“口”对属相鼠而言为洞穴,得地,吉。姓主家境,名望。吴三桂出生在辽西将门世家,锦州总兵吴襄之子,舅舅是世居辽西的望族祖大寿。吴三桂不到20岁就中武举,27岁官至总兵,后被封王,位極人臣,这都得益于这个“吴”姓。
“三”对应于属相虎,因为在属相中,虎排第三位。虎的五行为木,吴三桂生于壬子年,天干壬与地支子五行都是水,水生寅木,说明这个人是很有牺牲奉献精神的。每战他必冲锋在前,勇冠三军,立下赫赫战功,都与这个“三”有关。
“桂”字,左边为木,水生木,同时,木对应于卯兔,子卯相刑。等于是吉中带凶。1678年,当了五个月皇上的吴三桂,战事不利,八月的衡州酷热,吴三桂心情不舒,焦虑过重,肝火过盛,便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太医百般调治,终不见效。姓名的末一个字对应于生殖系统,“下痢”这个病正是对应在“桂”字上。
桂字右边为圭,为双土,吴三桂生于壬子年,壬子皆水,土克水,凶。吴三桂晚年反清兵败,即是因此之故。
姓主长上,因为吴三桂的“吴”字很好,所以,吴三桂很得长上的赏识与器重。他有一个官至总兵的父亲吴襄不说,还有一个总兵官的祖大寿舅舅。当时一个总监关宁两镇大太监高起潜认他做干儿子,他还是洪承畴的学生,从崇祯到皇太極,都非常器重他。末一个字主事业运,因为“桂”字有土克水之虞,所以,他在被器重的同时,又是被压制的。他被皇太極压制,被李自成压制,后来又被康熙压制,要削他的藩。如上所讲,从事理上来说,有诸多原因,但从姓名学上来讲,却是因为这个“桂”字所造成的。
末一个字主子孙,一开始他家38口被李自成所杀,后来康熙又对他斩草除根,都与这个“桂”字有关。有此名,有此命。
至于他与陈圆圆,从姓名学的角度来看,两人也确实相合,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并非是子虚乌有。以后有时间我会专门写个文章讲下夫妻之间姓名的配对问题,吴三桂与陈圆圆是一对很经典的案例。
姓名,通常来讲只有三个字,一个字管20年,三个字管60年,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名字对人有多大的影响?很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乃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荣辱。就是因为一个字的缘故,令吴三桂功败垂成,着实令人感慨。